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医生中等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5:56:59   浏览:935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医生中等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医生中等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厅(教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卫生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农村在岗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缓解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财政部将“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列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之一。

  该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对在岗无学历中医药人员的中等学历教育,使他们系统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取得普通中专学历;具备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格,并通过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生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目标。

  为促进“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教学质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教育部共同制订了《乡村医生中等中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各省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项目实施,根据规模和条件确定招生学校,负责学员报名资格审查,组织招生。承担教学任务的学校负责培养对象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组织工作。

  二、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配合做好“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

历教育项目”的实施,负责学籍注册。农村在岗乡村医生的中专学历

教育可根据农忙、农闲确定招生时间,可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员分阶段完成学业。学员毕业后,颁发普通中专学历证书。

三、请各省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性教学方案。





  附件:乡村医生中等中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http://www.satcm.gov.cn/download/2005files/keyan/zhongzhuan.doc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

                  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建立司法鉴定评估救助制度之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社会矛盾的现象目前已呈日益增多趋势。但在具体的诉讼过程中,往往遇到许多案件都需要委托相关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或评估。而进行司法鉴定或评估,又需要支付相应的鉴定或评估费用。这对较为富有的群体而言,到是无所谓,但对于部分城镇或者农村社会弱势群体而言,要充分行驶权利,便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就目前我国现行的司法救济体制而言,国家虽然先后出台了系列司法救济制度,规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且经济困难的,可以申请减、免、缓诉讼费用和申请法律援助,但其中并未涉及到申请司法鉴定、评估等方面的援助内容。笔者认为,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解决部分生活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落实司法为民要求,我国还应建立特困群体司法鉴定、评估社会救助体系,以满足现行司法救济的需要。

一、我国现行司法救济体制的现状与不足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要求,要建立司法救助制度,对特困群众执行救助基金,彰显司法人文关怀,落实司法为民。

1994年初,司法部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此后各地相继颁布了“关于法律援助的地方性规定”。 2000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以下简称《救助规定》),对司法救助的性质、司法救助的范围、条件,司法救助的申请、缓交诉讼费用的期限、减交诉讼费的比例,以及司法救助申请的审批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规定那些有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且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在诉讼费用上有权申请给予缓交、减交和免交。

与此同时,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也颁布了统一的《法律援助条例》,对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统一的详细规定。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为实施法律援助,保障公民平等的享受法律保护提供了物质支持,促进了司法公正。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了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上述制度的出台,一定程度上为很多打不起官司的当事人,能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有效地保护了确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被称为“法律的阳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纠纷类型的变化多样,现行的司法救济体制目前已不能完全满足司法实际的需求,尤其是在现实的诉讼过程中,当处于社会弱势群体一方当事人需要进行评估、鉴定等程序时,由于现在我国依法有权进行评估、鉴定的机关几乎都属于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而现行的司法体系未规定这些机关或者团体有义务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司法救助,故很多处于社会弱势群体地位的案件当事人,在面临案件需要进行评估或鉴定时,因不能支付巨额的鉴定、评估费用,从而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阻碍了人民法院“维护司法公正”的良好形象,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很难得以真正实现。

二、建立司法鉴定、评估救助制度的必要性

从我国目前现有的司法救助体系来看,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其内容仅局限于“人民法院对案件受理费的减、免、缓,以及司法机关为当事人提供的无偿法律援助”。其实,笔者通过多年的审判实践发现,完善司法救助体系,不但应包括立案救助、审理救助、律师救助、执行救助等方面,而且还应包括司法鉴定、评估等方面的救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司救助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都希望能得到完善的司法救助,但多数群众却不能正确采取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其根本原因一是除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外,其次,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受经济条件的局限,致使得很多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群众,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能选择合法的途径维护,而采取非法手段,如采取打击报复、动用非法社会力量、采取非法手段损毁对方财产,或以其他暴力等方式解决。

有很多群众认为,现在“有人民法院的减、免、缓;有司法权关的无偿法律援助”,应该不存在社会弱势群体不能依法维护其权利的行为。其实不然,笔者从自己承办的几个案件中,就遇到因不能交纳几千或上万元鉴定、评估费用的情况。如原告杨××诉被告××煤矿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和原告成××诉被告××煤矿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案,二案均系在煤矿采矿过程中,因采掘行为爆破或取土而导致居住在煤矿附近的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提起的诉讼。该案在诉讼过程中,因需要受害人对房屋受损害程度、重置成本、受损害的因果关系等进行鉴定,而作为鉴定、评估的专门机构,又需要收取几千或者几万元的鉴定、评估费用。这对于经济实力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受害方而言,要支付几千或几万元的鉴定、评估费用,则出现严重的困难,但受害方如因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不能交纳鉴定费用、使鉴定无法进行,那么,他们在诉讼中,对证据的取得和举证就应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很难从法律上保障其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再如,桐梓县娄山关镇毕××诉李××财产损害一案,原告方进行鉴定用去鉴定费用共计一万余元,如不能提交鉴定或评估费用,其所起诉的赔偿就可能以证据不足被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为此毕××靠向银行借贷款才支付了鉴定、评估所需要的费用,案件才得以顺利进行。又如,娄山关镇居民成××与赵××因系家庭贫困户,其房屋被相邻一方的赵××在修建六楼的楼房时,因楼房沉降造房屋墙体裂缝,成××与赵××多次协商未果,成××起诉要求赔偿,可最终却因成××不能支付近二万元的鉴定、评估费用,从而致使原告成××的诉讼请求没有得到法律的支持,不知情的群众还以为是人民法院有意在偏袒赵××,执法不公,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我国还应建立相应的司法鉴定、评估社会救助体系,以满足现行司法救济的需要。

三、建立司法鉴定、评估救助制度的设想及思考

从以上介绍的情况来看,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根据国家的立法精神,笔者认为,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司法鉴定、评估救助工作,可以尝试建立和完善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1、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司法鉴定、评估保护制度

由国家司法行政部门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社会弱势群体司法鉴定、评估保护制度。设立具体的司法鉴定、评估救助条例,并建立相应的鉴定、评估援助体系,对审批程序、审批机关,指定鉴定、评估机构、提供无偿鉴定、评估的补偿措施,以及对鉴定、评估机构被指定后不依程序进行鉴定的责任后果等进行规范。

2、将司法鉴定、评估救助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在全社会建立司法鉴定、评估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由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将司法鉴定、评估救助纳入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每年拨付一定的专用经费,对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人员在诉讼过程中需要作鉴定、评估时,提供适当的费用支持,由社会保障部门和被救助对象自己各承担一部分,从而使多数社会弱势群体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得到救济,在一定程度上缓急社会矛盾。二是在每个省、市设立一个专门的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鉴定、评估的专门机构,从全省、市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抽取专家组成专家库,需要进行鉴定、评估时,临时指定专家从事鉴定、评估活动,被指定的或者抽出的机构或专家拒绝从事免费鉴定、评估的,由相关单位进行警示或依法注销其执业资格证。三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建立使用法律援助基金,提供财政支持,对鉴定、评估机构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鉴定、评估的部份,给予适当的补贴,以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将司法鉴定、评估救助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

由社会保险部门负责,采取风险社会化的原则,将司法鉴定、评估救助纳入到社会保险范围,参照社会保险的参保条例,设立司法鉴定、评估保险类型的险种,由社会成员自己投保,利用社会资源,化解风险的原则,对社会成员在诉讼过程中需要作鉴定、评估时,利用其投保的保险,向承保的保险公司理赔一部分,自己承担一部分,从而降低自己在司法鉴定、评估中的经济负担。使多数社会弱势群体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得到救济。

4、设立从事鉴定、评估的机构社会救助制度

对于从事鉴定、评估的社会中介机构,或者事业单位人员,设立一定的社会救助制度。鉴定、评估机构作为社会的一员,其资产资源来源于社会,其报答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以设立制度的形式,明确其每年对在司法中需要进行鉴定、评估时,应无偿提供一定比例的无偿鉴定、评估义务,作为其机构注册年审的指标,对被指定为某一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鉴定、评估后不依程序进行无偿鉴定评估的,可依法给予以处罚或者注销其资质证书。

5、设立无偿为社会弱势群体鉴定、评估的审查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专利法、商标法修改后专利、商标相关案件分工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专利法、商标法修改后专利、商标相关案件分工问题的批复

法〔2002〕117号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2001)317号《关于专利、商标相关案件分工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我国专利法、商标法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取消了专利复审委员会和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行政终局决定制度,规定当事人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和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或裁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此类案件应由北京市高、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确定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内部分工既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又要照顾当前审判实际,避免对涉及同一知识产权的行政审判与民事审判结果发生矛盾。据此,对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专利权或者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就同一专利或者商标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无效宣告请求复审决定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而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由知识产权审判庭审理;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或者裁定的其他行政案件,由行政审判庭审理。

  此复

  二○○二年五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