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准备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6:51:47   浏览:835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准备工作的通知

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准备工作的通知

经审办字〔200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组织部、监察厅(局)、人事厅(局)、审计厅(局):

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决定,今年秋季召开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总结交流2000年以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和基本经验,表彰先进,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为开好这次会议,现将有关会议的准备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总结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各地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2000年以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和基本经验。总结材料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情况、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制度规范建设和审计成果的运用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经验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困难,今后工作的思路和建议等。做到内容充实、事例典型、数据可靠,说服力强。

二、做好选择和推荐典型经验材料工作

为交流各地的工作经验,各省(区、市)选择和推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扎实、效果明显、特色鲜明的或本省或一个地市或县进行认真总结,并写成典型经验材料。经验材料要突出典型性、代表性,不要面面俱到,成效和经验要相称。此外,各地要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先进地区的考察和酝酿工作,评选先进地区的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三、认真填写统计报表

为全面总结和反映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各地要认真填写《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情况统计报表》、2000至2004上半年《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统计报表》(报表附后)。填报的内容要认真核实,汇总时要层层把关。

四、认真做好典型案例编报工作

为了生动地展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各地要对经济责任审计中查出的问题突出、影响重大的审计项目整理编写成典型案例。每个省(区、市)至少报送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1例、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2例、乡镇或科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2例、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案例2例。案例要采取写实的办法,文字要简洁,主要反映审计过程和查出的主要问题及审计结果利用情况等。

开好这次会议,对推动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把会议的准备工作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由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要有专人负责,抓好落实。各地的工作总结和推荐的经验材料以及统计报表、典型案例、推荐的先进地区材料(含电子版),请于7月底前以省(区、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名义报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中如遇有困难和问题,请与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联系。











二○○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

广东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


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十三号


(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1年2月23日通过并公布,自2001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审计监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公共资产的使用安全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深圳经济特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市、区审计机关依法行使审计监督职能。
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立政府投资审计机构和其他专项审计机构,向有关部门或者镇(街道办事处)派出审计工作机构。
第三条 审计机关对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一)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财政收支;
(二)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
(三)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四)资产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集体企业的财务收支;
(五)社会公益性、公共性资产的财务收支;
(六)本级政府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财务收支;
(七)其他依法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
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第四条 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
第五条 市、区审计机关分别在市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市、区审计机关分别对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第六条 市、区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项,由本级政府予以保证。
第七条 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工作。
第八条 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不能根据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的,由被审计单位登记注册地或者主要资产所在地的审计机关管辖。
审计机关之间对审计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审计机关确定。

第二章 财政审计监督
第九条 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十条 审计机关应当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结果报告。
第十一条 审计机关应当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作出审计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建议,督促财政、税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二条 审计机关应当按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本级政府委托,每年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对上一年度财政收支审计,以及上一年度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重大问题纠正情况的工作报告。
第十三条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本级各部门的绩效审计工作。
本条例所称的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在对政府各部门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审查其在履行职责时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程度,并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的专项审计行为。
第十四条 审计机关进行绩效审计应当根据效率、效益、效能、环境和成本,采取纵向和横向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比较分析,并作出审计判断。
第十五条 审计机关应当在每年第四季度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绩效审计报告,并受本级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绩效审计工作情况。
第十六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据本级人大常委会对绩效审计报告的审议意见编制预算、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第三章 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审计监督
第十七条 审计机关对下列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
(一)国有商业银行;
(二)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国有资产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
审计机关对以上金融机构进行审计时,应当对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进行测评。
第十八条 审计机关对下列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
(一)国有企业;
(二)国有资产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
(三)资产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集体企业。
第十九条 审计机关应当对在国外或者境外地区设立的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和机构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条 审计机关应当对国有资产不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国有资产经营及损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一条 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情况;
(二)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其分配、使用的情况;
(三)或有资产情况;
(四)对外投资情况;
(五)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六)依法缴纳税费情况;
(七)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对与本级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资金使用情况;
(二)事业性收入、生产经营收入情况;
(三)预算经费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四)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三条 市、区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向本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提交的国有资产年度运营报告,应当经本级审计机关审计。

第四章 投资项目审计监督
第二十四条 审计机关对以下列资产投资或者融资为主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简称投资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一)财政性资金;
(二)社会公益性资产;
(三)政府部门管理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基金、资金;
(四)企业、事业组织管理及使用的国有资产;
(五)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的自筹资金或者银行贷款;
(六)其他国有资产。
第二十五条 审计机关对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招投标情况;
(二)资金来源、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预算执行情况;
(四)竣工决算和资产移交情况;
(五)投资效益情况;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六条 与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采购等单位的财务收支,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第二十七条 审计机关对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出具的审计意见书和作出的审计决定,应当作为投资项目竣工后财务结算和国有资产移交的依据,并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具有约束力。
第二十八条 审计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对本级重点投资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

第五章 社会公益性资产审计监督
第二十九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和政府委托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管理的下列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一)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基金;
(二)救灾、救济、扶贫等社会救济基金;
(三)社会福利基金。
审计机关应当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定期审计制度。
审计机关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审计结果,应当向主管或委托部门通报和定期公布。
第三十条 政府部门管理和政府委托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管理的环境保护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性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对社会公益性基金、资金进行审计,应当向本级政府提交综合审计报告。社会捐赠资金的审计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一条 审计机关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赠款项目的财务收支,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实施前款内容的审计监督时,应当遵循国内和国际一般公认的会计、审计准则,并对国内配套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和偿还过程中的财务收支及效益进行审计。

第六章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监督
第三十二条 国家机关以及与本级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下简称主要负责人),在任期届满、届中,或者任期内因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原因不再担任原职务的,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负责管理该主要负责人的部门提请审计机关组织实施。
第三十三条 审计机关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通过对主要负责人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分清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作出客观评价并提交审计结果报告。
第三十四条 审计机关出具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当作为考核、任免、奖惩主要负责人的依据。
第三十五条 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和政府投资项目责任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七章 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监督
第三十六条 政府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审计机关应当对内部审计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受法律保护。
第三十八条 审计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组织承办的资产评估、验资、验证、工程预决算、税务代理、会计、审计等业务出具的证明文件是否真实、合法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 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报送的社会审计组织出具的证明文件有不实或者有其他违法、违规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处理。

第八章 审计机关权限
第四十条 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时,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提供下列资料和有关情况:
(一)被审计单位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立帐户的情况;
(二)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财务报告;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和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出具的证明文件;
(四)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资料;
(五)与审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资料;
(六)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
第四十一条 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
第四十二条 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与审计事项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审计机关查询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的存款时,应当持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签署的查询通知书。有关金融机构应当协助执行。
第四十三条 审计机关有根据认为被审计单位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资料的,有权采取取证措施;必要时,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有权暂时封存被审计单位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帐册资料。
审计机关发现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或者正在进行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有权予以制止。
第四十四条 审计机关有权对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问题提出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
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或者有关责任人员有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司法机关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
第四十五条 审计机关有权对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被调查的部门、单位不得拒绝。
第四十六条 审计机关应当定期对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执行、办理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情况应当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并接受本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第四十七条 审计机关审计终结后,应当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对有违反预算的行为或者违反其他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的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区别情况依法对违法取得的资产作出以下处理:
(一)责令限期缴纳、上缴应当缴纳或者上缴的财政收入;
(二)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
(三)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四)责令冲转或者调整有关会计帐目;
(五)采取其他纠正措施。
第四十九条 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违法取得的资产作出处理,并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没收违法所得或者罚款的行政处罚;提出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的建议。
第五十条 被审计单位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十一条 被审计单位有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或者转移、隐匿违法取得的资产行为的,由审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二条 报复陷害审计人员的,由有关部门作出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审计人员违法、违纪取得的财物,依法予以追缴、没收或者责令退赔。
第五十四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自知道审计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审计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审计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未作规定的审计监督职责、权限、程序及法律责任等事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市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自2001年6月1日起施行。


2001年2月23日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网路组织和管理暂行办法

邮电部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网路组织和管理暂行办法
邮电部

第一节 总 则
一、为了合理、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根据邮电部发布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及部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办法,作为组织和管理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以下简称分组网)的依据。
二、根据分组网的建设和发展应实行单网单制式的原则和统一业务功能和业务数据、统一网路编号、统一网路管理和资源管理的要求,本办法规定了网路组织和网路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以强化全程全网的统一管理。
三、分组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以下简称省管局)应贯彻执行本办法并依照本办法组建、管理本地区内的分组网。各级电信管理人员应树立全程全网的观念,严格遵守本办法的各项规定。
四、本管理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邮电部。

第二节 网路组织
一、网路等级结构
分组网采用二级结构,由一级交换中心和二级交换中心组成。
1.一级交换中心之间采用全连通的网状结构,由于建网初期业务量较少,暂采用不完全的网状结构。以后随业务量的发展,逐步实现全网状连接。
2.一级交换中心到所属的二级交换中心之间采用星状结构,隶属于同一个一级交换中心的二级交换中心之间,应根据当地业务量的发展、网路可靠性的需求和传输电路的可能条件,采用不完全网状结构。
3.任何两个交换中心之间,根据业务量需要,可以设置直达高效电路。
二、交换中心的设置
1.一级交换中心:设置在各省会局(包括重庆局)。负责本局用户的交换,负责到其它一级交换中心和出入口局的转接,负责所属二级交换中心的汇接。
现有一级交换中心31个。即: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武汉、成都、南京、西安、哈尔滨、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太原、济南、合肥、郑州、长沙、西宁、南宁、贵阳、银川、乌鲁木齐、兰州、杭州、福州、南昌、昆明、海口、拉萨、重庆。
一级交换中心均设置RM模块,今后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逐步设置纯中转RM模块。
一级交换中心的设立由邮电部电信总局批准。
2.二级交换中心:设置在各地市局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局。负责本局用户的交换,负责到所属一级交换中心和二级交换中心的转接。在业务量较大地区的二级交换中心,可设置RM模块,其余地区和县(市)二级交换中心,设置AM模块(RM模块下第一层AM模块)。具体
设置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确定,报邮电部电信总局备案。
3.北京、上海为国际出入口局,负责国内外用户对外出入口呼叫和国家(地区)之间的中转呼叫。广州为港澳地区的出入口局,均设置RM模块。
4.对于业务量较小的县局,可以采用AM模块或PAD与二级交换中心连接,作为用户接入设备。
三、网路组织原则
1.网路组织应充分考虑全网的安全可靠性:
(1)建网初期,一级交换中心应保证至少配备不少于三个方向的省际中继电路;
(2)二级交换中心应至少配备两个以上方向的中继电路;
(3)每个省至少有两个RM模块,应具有出省中继电路;
(4)对于只有一个RM模块的省,出省中继电路应设置在不同电源块供电的接口板上。
2.网路组织应充分满足全程全网的时延要求,符合体制标准:
(1)为了保证全程全网的时延指标符合要求,全国网路组织应保证全程端到端用户通信最多不超过10个节点模块(PAD),其中小于等于9600bps速率的中继电路不超过二段;
(2)省内组网应保证用户端到端通信最多不超过6个节点模块(PAD),任一用户到本省一级交换中心的节点(PAD)不超过3个,其中小于等于9600bps速率的中继电路不超过二段;
(3)全网任一用户到国际出入口局不超过6个节点模块(PAD),其中小于等于9600bps速率的中继电路不超过二段。
3.网路组织应满足业务量发展要求:
(1)各级网管中心应定期分析网路运行情况,利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AAT、OMAT、NDR、EDR、ADR、NTA等)对网路时延、中继电路可用率、中继电路利用率、业务流量流向等进行分析,应保证最大端到端网络时延满足体制要求,中继电路可用率≥98%;中继
电路利用率不超过80%(超过80%的时间在忙时应小于2小时),PE板利用率、模块吞吐量符合指标要求。
(2)定期分析用户分布情况,了解用户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并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中继电路开放计划及网路调整方案,提高中继电路处理能力(如增大中继电路数量、提高速率、改善通信质量)。
(3)根据对网络性能和用户分布情况的分析,利用ROUTOP和NTA分析工具,确定最佳路由选择策略,缩短中继时延,改善网络性能,验证网路调整的正确性。

第三节 网路管理中心
一、网路管理中心设置原则
分组网设立全国网路管理中心(简称全国网管中心)、省级网路管理中心(简称省级网管中心),业务量发展较快的省也可以设区域网路监控站。
1.全国网路管理中心的设置原则
在北京设立全国网路管理中心(或称一级网管中心),统一管理、监控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网管中心设备配备应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2.省级网路管理中心的设置原则
(1)已组建省内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其省邮电管理局所在省会城市设立该省的省级网管中心(或称二级网管中心)。
(2)还没有组建省内分组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属于省际网部分的节点管理:包括网路监视、业务管理和计费管理等全部由全国网管中心负责。节点模块的故障管理由当地节点机维护人员负责,全国网管中心负责协助、指导和监督。
(3)已经采用北电设备组建省内分组网的省,其省级分组网管中心的设备配置、业务管理功能和权限应按本办法的各项规定执行。
(4)采用非北电设备组网过渡的省,应建立省级网管中心,负责设备的故障监视、用户中继参数设置、计费统计等管理。
3.区域网路监控站的设置原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省内业务量发展需要,在其省内分组网设立区域网路监控站,其设立应满足以下条件:
(1)其所管辖的区域,在经济和地理上已经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2)所管理的节点设备(RM、AM、SAM)达到15个以上;
(3)其设备配置应符合本节“各级网管中心的设备配置”的要求;
(4)区域网路监控站的设立,由各省管局批准,报电信总局和全国及省级网管中心备案。
4.网络和网管中心的命名
(1)全国网管中心的合名
①网络名称: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②网络标识:CHINAPAC(现SESA网为CHINAPAC 1)
③网管中心标识:NMC-C
④网管中心所在城市:北京
(2)省级网管中心的命名
①网络名称: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YY
②网络标识:CHINAPAC-XX
③网管中心标识:NMC-R-XX
YY:为省份中文名称,
XX:为省的代码标识。
④网管中心所在城市:见下表所示
(3)省级公用分组交换网及网管中心命名表:
--------------------------------------------------------
| 序 | | | | 网管所 |
| | 网 络 命 名 | 网络标识 | 网管标识 | |
| 号 | | | | 在城市 |
|---|-----------------|-------------|----------|-------|
| 1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北京 | CHINAPAC-BJ | NMC-R-BJ | 北京 |
|---|-----------------|-------------|----------|-------|
| 2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上海 | CHINAPAC-SH | NMC-R-SH | 上海 |
|---|-----------------|-------------|----------|-------|
| 3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天津 | CHINAPAC-TJ | NMC-R-TJ | 天津 |
|---|-----------------|-------------|----------|-------|
| 4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广东 | CHINAPAC-GD | NMC-R-GD | 广州 |
|---|-----------------|-------------|----------|-------|
| 5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广西 | CHINAPAC-GX | NMC-R-GX | 南宁 |
|---|-----------------|-------------|----------|-------|
| 6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辽宁 | CHINAPAC-LN | NMC-R-LN | 沈阳 |
|---|-----------------|-------------|----------|-------|
| 7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黑龙江 | CHINAPAC-HL | NMC-R-HL | 哈尔滨 |
|---|-----------------|-------------|----------|-------|
| 8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吉林 | CHINAPAC-JL | NMC-R-JL | 长春 |
|---|-----------------|-------------|----------|-------|
| 9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河北 | CHINAPAC-HJ | NMC-R-HJ | 石家庄 |
|---|-----------------|-------------|----------|-------|
|10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河南 | CHINAPAC-HY | NMC-R-HY | 郑州 |
|---|-----------------|-------------|----------|-------|
|11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山东 | CHINAPAC-SD | NMC-R-SD | 济南 |
|---|-----------------|-------------|----------|-------|
|12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山西 | CHINAPAC-SX | NMC-R-SX | 太原 |
--------------------------------------------------------

--------------------------------------------------------
|13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陕西 | CHINAPAC-SN | NMC-R-SN | 西安 |
|---|-----------------|-------------|----------|-------|
|14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湖北 | CHINAPAC-HB | NMC-R-HB | 武汉 |
|---|-----------------|-------------|----------|-------|
|15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湖南 | CHINAPAC-HN | NMC-R-HN | 长沙 |
|---|-----------------|-------------|----------|-------|
|16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安徽 | CHINAPAC-AH | NMC-R-AH | 合肥 |
|---|-----------------|-------------|----------|-------|
|17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四川 | CHINAPAC-SC | NMC-R-SC | 成都 |
|---|-----------------|-------------|----------|-------|
|18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宁夏 | CHINAPAC-NX | NMC-R-NX | 银川 |
|---|-----------------|-------------|----------|-------|
|19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贵州 | CHINAPAC-GZ | NMC-R-GZ | 贵阳 |
|---|-----------------|-------------|----------|-------|
|20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新疆 | CHINAPAC-XJ | NMC-R-XJ | 乌鲁木齐 |
|---|-----------------|-------------|----------|-------|
|21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西藏 | CHINAPAC-XZ | NMC-R-XZ | 拉萨 |
|---|-----------------|-------------|----------|-------|
|22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青海 | CHINAPAC-QH | NMC-R-QH | 西宁 |
--------------------------------------------------------

--------------------------------------------------------
|23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甘肃 | CHINAPAC-GS | NMC-R-GS | 兰州 |
|---|-----------------|-------------|----------|-------|
|24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云南 | CHINAPAC-YN | NMC-R-YN | 昆明 |
|---|-----------------|-------------|----------|-------|
|25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江西 | CHINAPAC-JX | NMC-R-JX | 南昌 |
|---|-----------------|-------------|----------|-------|
|26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福建 | CHINAPAC-FJ | NMC-R-FJ | 福州 |
|---|-----------------|-------------|----------|-------|
|27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内蒙古 | CHINAPAC-NM | NMC-R-NM | 呼和浩特 |
|---|-----------------|-------------|----------|-------|
|28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海南 | CHINAPAC-HQ | NMC-R-HQ | 海口 |
|---|-----------------|-------------|----------|-------|
|29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江苏 | CHINAPAC-JS | NMC-R-JS | 南京 |
|---|-----------------|-------------|----------|-------|
|30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浙江 | CHINAPAC-ZJ | NMC-R-ZJ | 杭州 |
--------------------------------------------------------
(4)区域网路监控站的命名
网路监控站标识:NMC-M-XX
XX:为监控站代码标识,由各省管局确定,并通知全国及省级网管中心。
5.全网操作代理(OA)的划分和设置
(1)全网操作代理(OA)的层次划分
全网设置四个层次的操作代理(OA),上层操作代理(OA)可以监控、管理与其相关的下层操作代理(OA)所管理的网路资源,包括网路运行情况、故障告警处理及有关信息的采集和上报等。
全网划分为四级操作代理(OA):
①一级操作代理(OA1);
②二级操作代理(OA2);
③三级操作代理(OA3);
④四级操作代理(OA4);
(2)全网操作代理(OA)的设置原则
①全国网管中心设立为一级操作代理(OA1),即全网最高级操作代理。负责收集全网操作代理(OA)或设备送来的数据;
②在北京、沈阳、西安、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局设立二级操作代理(OA2),只负责数据的传送,统一由全国网管中心负责管理;
③已经采用北电设备组建省内分组网的省,在其省级网管中心设立三级操作代理(OA3),负责管理省内网路资源和数据的收集;目前还未建省内分组网的省,暂不分配OA3,省会北电设备(RM/AM)的业务数据由所属的OA2负责收集;
④业务量较大的省可以根据需要在区域网路监控站设置四级操作代理(OA4),负责管理局部用户数据和故障告警的收集。
(3)全网操作代理(OA)的数据收集方式(见图3-1)
①北京OA2负责收集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和呼和浩特OA3或设备(RM/AM)送来的数据。
②沈阳OA2负责收集沈阳、长春和哈尔滨OA3或设备(RM/AM)送来的数据。
③上海OA2负责收集上海、杭州、福州和南昌OA3或设备(RM/AM)送来的数据。
④南京OA2负责收集南京、合肥和济南OA3或设备(RM/AM)送来的数据。
⑤西安OA2负责收集西安、兰州、银川、西宁和乌鲁木齐OA3或设备(RM/AM)送来的数据。
⑥成都OA2负责收集成都、贵阳、昆明和拉萨OA3或设备(RM/AM)送来的数据。
⑦武汉OA2负责收集武汉、长沙和郑州OA3或设备(RM/AM)送来的数据。
⑧广州OA2负责收集广州、南宁和海口OA3或设备(RM/AM)送来的数据。
(4)全网操作代理(OA)的命名
①一级操作代理(OA1):命名为CNBJOA1。
②二级操作代理(OA2):命名为:
北京:RNBJOA2,沈阳:RNSYOA2,上海:RNSHOA2,
南京:RNNJOA2,西安:RNXAOA2,成都:RNCDOA2,
武汉:RNWHOA2,广州:RNGZOA2。
③三级操作代理(OA3):命名见下表:
------------------------------------------
| 序 | 省、市、自治区 | 序 | 省、市、自治区
| |----------------| |----------------
| 号 | 地点 | OA名 | 号 | 地点 | OA名
|---|------|---------|---|------|---------
| 1 | 北京 | BJBJOA3 | 6 | 呼和 | NMHHOA3
|---|------|---------|---|------|---------
| 2 | 上海 | SHSHOA3 | 7 | 沈阳 | LNSYOA3
|---|------|---------|---|------|---------
| 3 | 天津 | TJTJOA3 | 8 | 长春 | JLCCOA3
|---|------|---------|---|------|---------
| 4 | 石家庄 | HJSJOA3 | 9 | 哈尔滨 | HLHROA3
|---|------|---------|---|------|---------
| 5 | 太原 | SXTYOA3 |10 | 西安 | SNXAOA3
------------------------------------------

----------------------
| 序 | 省、市、自治区 |
| |----------------|
| 号 | 地点 | OA名 |
|---|------|---------|
|11 | 兰州 | GSLZOA3 |
|---|------|---------|
|12 | 银川 | NXYCOA3 |
|---|------|---------|
|13 | 西宁 | QHXNOA3 |
|---|------|---------|
|14 | 乌鲁木齐 | XJWLOA3 |
|---|------|---------|
|15 | 济南 | SDJNOA3 |
----------------------

------------------------------------------
| 序 | 省、市、自治区 | 序 | 省、市、自治区
| |----------------| |----------------
| 号 | 地点 | OA名 | 号 | 地点 | OA名
|---|------|---------|---|------|---------
|16 | 南京 | JSNJOA3 |21 | 郑州 | HYZZOA3
|---|------|---------|---|------|---------
|17 | 合肥 | AHHFOA3 |22 | 武汉 | HBWHOA3
|---|------|---------|---|------|---------
|18 | 杭州 | ZJHZOA3 |23 | 长沙 | HNCSOA3
|---|------|---------|---|------|---------
|19 | 福州 | FJFZOA3 |24 | 广州 | GDGZOA3
|---|------|---------|---|------|---------
|20 | 南昌 | JXNCOA3 |25 | 南宁 | GXNNOA3
------------------------------------------

----------------------
| 序 | 省、市、自治区 |
| |----------------|
| 号 | 地点 | OA名 |
|---|------|---------|
|26 | 海口 | HQHKOA3 |
|---|------|---------|
|27 | 成都 | SCCDOA3 |
|---|------|---------|
|28 | 贵阳 | GZGYOA3 |
|---|------|---------|
|29 | 昆明 | YNKMOA3 |
|---|------|---------|
|30 | 拉萨 | XZLNOA3 |
----------------------
④四级操作代理(OA4):命名为XXXXOA4(XXXX为地市局电报汉语拼音局名标志)。重庆为SCCQOA4。
(5)操作代理(OA)标识符(OA NAMS ID)
①操作代理(OA1~OA3)标识符(OA NAMS ID)见下表所示
---------------------------------
| 序 | | OA NAMS ID |
| | OA名 |-----------------|
| 号 | | 主用(CF) | 备用(BU) |
|---|---------|--------|--------|
| 1 | CNBJOA1 | 101 | 102 |
|---|---------|--------|--------|
| 2 | RNBJOA2 | 201 | 202 |
|---|---------|--------|--------|
| 3 | RNSYOA2 | 203 | 204 |
|---|---------|--------|--------|
| 4 | RNSHOA2 | 205 | 206 |
|---|---------|--------|--------|
| 5 | RNNJOA2 | 207 | 208 |
|---|---------|--------|--------|
| 6 | RNXAOA2 | 209 | 210 |
|---|---------|--------|--------|
| 7 | RNCDOA2 | 211 | 212 |
|---|---------|--------|--------|
| 8 | RNWHOA2 | 213 | 214 |
|---|---------|--------|--------|
| 9 | RNGZOA2 | 215 | 216 |
|---|---------|--------|--------|
|10 | BJBJOA3 | 301 | 302 |
|---|---------|--------|--------|
|11 | SHSHOA3 | 303 | 304 |
---------------------------------

--------------------------------
序 | | OA NAMS ID |
| OA名 |-----------------|
号 | | 主用(CF) | 备用(BU) |
---|---------|--------|--------|
12 | TJTJOA3 | 305 | 306 |
---|---------|--------|--------|
13 | HJSJOA3 | 307 | 308 |
---|---------|--------|--------|
14 | SXTYOA3 | 309 | 310 |
---|---------|--------|--------|
15 | NMHHOA3 | 311 | 312 |
---|---------|--------|--------|
16 | LNSYOA3 | 313 | 314 |
---|---------|--------|--------|
17 | JLCCOA3 | 315 | 316 |
---|---------|--------|--------|
18 | HLHROA3 | 317 | 318 |
---|---------|--------|--------|
19 | SNXAOA3 | 319 | 320 |
---|---------|--------|--------|
20 | GSLZOA3 | 321 | 322 |
---|---------|--------|--------|
21 | NXYCOA3 | 323 | 324 |
---|---------|--------|--------|
22 | QHXNOA3 | 325 | 326 |
--------------------------------

---------------------------------
| 序 | | OA NAMS ID |
| | OA名 |-----------------|
| 号 | | 主用(CF) | 备用(BU) |
|---|---------|--------|--------|
|23 | XJWLOA3 | 327 | 328 |
|---|---------|--------|--------|
|24 | SDJNOA3 | 329 | 330 |
|---|---------|--------|--------|
|25 | JSNJOA3 | 331 | 332 |
|---|---------|--------|--------|
|26 | AHHFOA3 | 333 | 334 |
|---|---------|--------|--------|
|27 | ZJHZOA3 | 335 | 336 |
|---|---------|--------|--------|
|28 | FJFZOA3 | 337 | 338 |
|---|---------|--------|--------|
|29 | JXNCOA3 | 339 | 340 |
|---|---------|--------|--------|
|30 | HYZZOA3 | 341 | 342 |
|---|---------|--------|--------|
|31 | HBWHOA3 | 343 | 344 |
---------------------------------

--------------------------------
序 | | OA NAMS ID |
| OA名 |-----------------|
号 | | 主用(CF) | 备用(BU) |
---|---------|--------|--------|
32 | HNCSOA3 | 345 | 346 |
---|---------|--------|--------|
33 | GDGZOA3 | 347 | 348 |
---|---------|--------|--------|
34 | GXNNOA3 | 349 | 350 |
---|---------|--------|--------|
35 | HQHKOA3 | 351 | 352 |
---|---------|--------|--------|
36 | SCCDOA3 | 353 | 354 |
---|---------|--------|--------|
37 | GZGYOA3 | 355 | 356 |
---|---------|--------|--------|
38 | YNKMOA3 | 357 | 358 |
---|---------|--------|--------|
39 | XZLSOA3 | 359 | 360 |
---|---------|--------|--------|
40 | | | |
--------------------------------
②XXXXOA4标识符(OA NAMS ID)由401开始,按建网顺序排列。由全国网管中心负责核定。
(6)各级操作代理(OA)的备份
①一级操作代理(OA1)的备份:主用与备用OA1的PE在不同现场,主用PE的NAMS ID=1001,备用PE的NAMS ID=1004。
②二级操作代理(OA2)的备份:主用与备用OA2的PE在不同现场。
---------------------------------
| 序 | | OA2 PE NAMS ID |
| | OA2名 |-----------------|
| 号 | | 主用 | 备用 |
|---|---------|--------|--------|
| 1 | RNBJOA2 | 1003 | 28001 |
|---|---------|--------|--------|
| 2 | RNSYOA2 | 28001 | 1003 |
|---|---------|--------|--------|
| 3 | RNSHOA2 | 2001 | 7001 |
|---|---------|--------|--------|
| 4 | RNNJOA2 | 7001 | 2001 |
---------------------------------
--------------------------------
序 | | OA2 PE NAMS ID |
| OA名 |-----------------|
号 | | 主用 | 备 用 |
---|---------|--------|--------|
5 | RNXAOA2 | 23001 | 19001 |
---|---------|--------|--------|
6 | RNCDOA2 | 19001 | 23001 |
---|---------|--------|--------|
7 | RNWHOA2 | 17001 | 13001 |
---|---------|--------|--------|
8 | RNGZOA2 | 13001 | 17001 |
--------------------------------
③三、四级操作代理(OA3和OA4)的备份:OA3和OA4的备份应设置在本省内不同模块或地点的PE上。具体设置由省级网管中心核定,报全国网管中心备案。
6.各级网管中心与操作代理(OA)的关系
(1)全国网管中心负责各级操作代理(OA)的增设、修改和调整。
(2)全网有关信息的采集和上报,依据全网四级操作代理(OA)互连关系逐级汇总和传送。
(3)上级操作代理(OA)可以监测(视)、协调与相关的下级操作代理(OA)所管理的网路资源,包括网路运行情况和故障告警等。
(4)在一个省级网管中心只能设立一个三级操作代理(OA),四级操作代理(OA)的设置数量原则上不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确定。
图3-1 全网四级操作代理(OA)的数据收集方式
OA1 OA2 OA3 OA4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 |-----哈尔滨
----| 沈 阳 |-----长 春
| | |-----沈 阳
| -------


| -------
| | |-----北 京
| | |-----天 津
|---| 北 京 |-----石家庄
| | |-----太 原
| | |-----呼和浩特
| -------


| -------
| | |-----上 海
|---| 上 海 |-----杭 州
| | |-----南 昌
| | |-----福 州
| -------


| -------
| | |-----南 京
|---| 南 京 |-----济 南
| | |-----合 肥
------- | -------
| | |
| 全国网 | |
| 管中心 |--|
| | | -------
------- | | |-----西 安
| | |-----银 川
|---| 西 安 |-----西 宁
| | |-----乌鲁木齐
| | |-----兰 州
| -------


| -------
| | |-----成 都----------重 庆
|---| 成 都 |-----贵 阳
| | |-----昆 明
| | |-----拉 萨
| -------


| -------
| | |-----武 汉
|---| 武 汉 |-----郑 州
| | |-----长 沙
| -------


| -------
| | |-----广 州
----| 广 州 |-----南 宁
| |-----海 口
-------
二、各级网管中心的管理范围和职责
1.管理范围:
(1)全国网管中心
负责对分组交换全网的网路、设备运行状况、业务负荷等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负责协调处理一级交换中心设备和省际电路的重大故障,以保证全网稳定可靠、安全畅通,工作在高质量、高效率的最佳状态。同时负责对省级网管中心和区域网路监控站进行业务、技术指导。
(2)省级网管中心
负责对省内分组网的网路、设备运行状况、业务负荷等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负责协调处理二级交换中心设备和省内电路的重大故障,以保证全网稳定可靠,安全畅通,工作在高质量、高效率的最佳状态。同时负责对区域网路监控站和各节点机局进行业务、技术指导。
(3)区域网路监控站
负责对分组网的局部网路、设备运行状况、业务负荷等进行实时监测管理,负责协调处理区域内的二级交换中心设备或交换电路的重大故障,以保证局部网路稳定可靠,安全畅通,工作在高质量、高效率的最佳状态。同时负责对所属各节点机局进行业务、技术指导。
2.主要职责:
(1)全国网管中心:
①对全网的网路运行和节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②协助、指导省级网管中心或节点机局处理网络中所发生的重大网路或节点设备故障,必要时派人到故障节点处理。
③对全网的业务数据(电路利用率及负荷记录、故障告警记录、计费原始记录、中继阻断记录)定期进行采集、汇总及综合统计分析。
④对全网运行情况、业务发展、质量管理、重大疑难问题定期组织分析和研究,编发通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意见和办法。
⑤负责全网软件更新、版本升级的统一管理,包括功能测试,技术验证,升级遥装等。
⑥负责全网特种业务开放和管理,关键网路设备和资源(如特种业务服务器)的控制,全网相关数据库的管理,部分用户生成及管理工作。
⑦负责全网网路拓扑结构变动、资源分配、国际省际中继路由增加或调整等方面局数据的修改和管理。
⑧负责全网国际出入口局、国际电路调测开通,并管理、协调国际及公用网与专用网的互连技术问题。
(2)省级网管中心:
①对省内分组网的网路路运行和节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②协助、指导省内各节点机局处理网络中所发生的重大网路或交换设备故障,必要时派人到故障节点处理。
③对省内分组网的业务数据(业务统计记录、故障告警记录、计费原始记录、中继阻断记录)定期进行采集、过滤,并负责向全国网管中心转储。
④对省内分组网运行情况、业务发展、质量管理、重大疑难问题定期组织分析和研究,编发通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意见和办法。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应向全国网管中心和主管部门报告。
⑤负责省内用户入网和业务开放的管理,省内相关网路资源的控制和数据库的管理。
⑥负责省内中继电路增加或调整等方面的局数据的修改和管理。
(3)区域网路监控站:
①对所属区域内的网路运行和节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②协助、指导所属各节点机局处理网络中所发生的较大网路或交换设备故障,必要时派人到故障节点处理。无法解决的故障及时向上级网管中心报告。
③负责对其区域内各节点的业务数据定期进行采集、过滤,并负责向上级网管中心转储。
④对其区域内的网路运行情况、业务发展、质量管理、重大疑难问题定期组织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意见和办法。并向上级网管中心报告。
⑤负责其区域内的用户入网管理。
三、各级网管中心的管理功能和权限
1.业务管理
(1)全网用户开放业务管理
各级网管中心应按照下表中规定的管理功能和权限,完成对用户所需业务的开放,并负责用户数据的增、删、改。
----------------------------------------------------
| 开放业务项目 | 全国网管 | 省级网管 |
|------------------------------| 中心 | 中心 |
| 项目名称 | 管理范围 | (NMC-C) | (NMC-R) |
|----------------|-------------|---------|---------|
| 交换型虚电路 | 省 内 | | √ |
| |-------------|---------|---------|
| (SVC) | 省 际 | √ | |
|----------------|-------------|---------|---------|
| 永久型虚电路 | 省 内 | | √ |
| |-------------|---------|---------|
| (PVC) | 省 际 | √ | |
|----------------|-------------|---------|---------|
| 闭合用户群 | 省 内 | | √ |
| |-------------|---------|---------|
| (CUG) | 省 际 | √ | |
----------------------------------------------------

----------------------------------------------------
| 开放业务项目 | 全国网管 | 省级网管 |
|------------------------------| 中心 | 中心 |
| 项目名称 | 管理范围 | (NMC-C) | (NMC-R) |
|----------------|-------------|---------|---------|
| 广播功能 | 省内有条件 |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